国贸教师参加“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双创教育师资发展工作坊”
2024年3月22-24日,我院教师陈卫强、张宏翔一行赴同济大学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双创教育师资发展工作坊”。此次工作坊汇聚了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的120多名双创教育管理者、骨干教师、部分双创教指委委员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双创教育”的最新进展、挑战与机遇,旨在通过前沿洞察、专家讲座和AI赋能的教学演示,推动全国高校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的双创教育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加快培养新质人才。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周斌教授致欢迎词。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机构正面临着利用这一尖端技术赋能高校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周斌强调了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强化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效方面的重要作用,呼吁教师加快提升AI技能,以适应高等教育变革、创新人才培养以及行业企业与就业市场巨变的需求。他还特别介绍了同济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发展、学生成长等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的前瞻性举措以及所取得的突出成效。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教授发表了题为“AGI赋能双创教育”的主旨演讲。他从AGI的三大特征、高等教育的七大转型、培养新质人才的教育新使命和近未来双创教育的重点等四个角度深入阐释了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
首先,徐飞指出,AGI具有通用性、生成性和涌现性三大特性,并强调这些特性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智能本身的革命。在教育领域,这意味着人才培养将从传统的以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AGI为驱动力的新教育模式,重塑人们对于学习内容和教学目的的理解,迎来人工智能时代全新的教育图景。
其次,徐飞提出了高等教育七大转型方向,这些方向预示着教育体系的全面革新。第一,教育模式正从传统的工业模式向农业模式转变,学生不再是通过标准化流程被动“加工”,而是像自然生长一般“自生成”。第二,教学方法也将更加注重问题解决和能力培养。第三,在知识的组织上,从刚性的分科分类转向灵活的综合集成和元认知。第四,能力培养从中低阶技能习得转向高阶创造输出能力的发展。第五,思维模式的转变体现在从线性、复杂的因果性拓展到综合相关性,并从人类中心转向全球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第六,教育的核心应从教授解答问题转向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也是学问的真正意义(学会提问)。第七,倡导从“教师-学生”二元式学习模式演进到“教师-学生-AI”三元混合式学习。上述洞见不仅启发了高校教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增强教育教学,也为高校加快部署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前瞻性指导方法。除此之外,徐飞提出了关于培养新质人才的教育新使命。他认为,新质人才不仅要具备跨文化行动力和成长心态,还需具备创想能力和实践智慧,以及人机共生的技术思维。
最后,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双创教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徐飞提出了“知情意”的教育,即培养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等非编码能力,塑造价值观,强化意志力。此外,他还强调了数字创业和社会创业的重要性,认为AGI的赋能机制和社会创业将成为新经济的关键动力。
青年经济学家、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钟宁桦教授发表了题为“近期我国经济形势:挑战与机遇”的主旨演讲。钟宁桦从新冠疫情冲击和恢复、经济发展模式调整阵痛、大国博弈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及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结合创新创业提出了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深刻见解。
钟宁桦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让工作坊参会人员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创新驱动的复苏动力。数据显示,2023年的社会零售总额达到47万亿元,同比增长7.2%,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餐饮和旅游业的复苏尤为明显,显示出强劲的消费恢复势头。而随着新技术革命的爆发和产业变革的加速,中国经济发展也正经历转型阵痛。在这一过程中,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面对制造业过剩、房地产挑战、基建效率低和地方债务等问题,经济增长和创新创业需关注城市更新、新能源汽车、光伏行业等技术创新驱动的投资机会。
通过生动的图像和数字,钟宁桦强调了把握科技革命机遇的重要性——数字化的持续深入正在进一步改变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而人工智能的崛起预示着行业企业的颠覆和新的增长点。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创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国运所系。钟宁桦还分析了中国对外经济的调整策略,在对美出口下降的情况下,中国成功地调整了出口目的地,增强了与东盟、墨西哥和非洲等地区的贸易往来,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了投资,展现了对外经济发展的灵活战略和全球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曹声容教授以“AI赋能双创教育”为主题,通过展示AI赋能的CESIM创新创业管理模拟实践,为工作坊全体老师展示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把学生带入到逼真的创业与管理环境与角色。
曹声容系统介绍了模拟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强调了虚拟仿真环境下学生进行创业与管理决策模拟对激发学生“真创”精神的重要性。他还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引导工作坊全体教师亲身体验了如何把人工智能融入到创业及其管理模拟教学中,增强了教师在双创人才培养中应用人工智能的信心和决心。
第一期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双创教育师资发展工作坊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管理者和骨干教师的积极参与,他们的深刻见解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的双创教育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展望未来,期待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的背景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能够立足于人工智能时代浪潮之巅,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出具有人工智能思维与能力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
此外,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双创服务部姚栋华部长和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许涛分别主持了此次工作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双创教育师资发展工作坊的成功举办得到北京赛思明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教育部同济大学创新创业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